【南方日報】10厘米腫瘤橫穿腎臟,,中山一院機器人輔助手術成功切瘤保腎

2023-04-10

? ? ? 一位50歲男性患者兩年前在當?shù)谺超診斷右腎中部有一個7厘米大腫瘤,考慮“良性錯構瘤”可能性大,。近日在當?shù)蒯t(yī)院復查CT發(fā)現(xiàn)腫瘤已長至10厘米,、橫穿腎臟中部至腎門,而且腫瘤并非“良性錯構瘤”而是“腎癌”,。最后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羅俊航教授團隊借助機器人,,為他切瘤保腎。醫(yī)生提醒,,健康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腎臟B超檢查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腎腫瘤,,實現(xiàn)早診早治。

?

右腎10厘米大腫瘤橫穿腎臟中部至腎門,;

綠色為腫瘤,,褐色為腎臟,紅色為動脈,,藍色為靜脈

?

? ? ? 接診了這名患者后,,羅俊航閱片確認患者腫瘤還沒有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或者遠處轉移,屬于T2期腎癌,按腎癌指南標準在技術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施行保腎手術,。這一位于腎臟中部的巨大腎癌保腎手術的難點在于切除范圍大,、創(chuàng)面深,為防止術后出血和尿漏需要對創(chuàng)面精細縫合,,而且還需要腎臟重建,,在這些操作過程中相比簡單的小腎癌手術需要較長的腎動脈阻斷和腎缺血時間,但是當腎缺血時間超30分鐘時腎臟不可逆損傷風險隨之增加,,兩者之間存在矛盾,;另外巨大的腫瘤靠近腎門,分離過程中有損傷腎動靜脈,、下腔靜脈,、腎盂、輸尿管等出現(xiàn)大出血和尿漏等風險,。

? ? ? 羅俊航團隊術前為患者精心制作腎臟三維重建模型,,清晰顯示腫瘤與腎門區(qū)域重要結構有助于避免術中的意外損傷,根據腎臟三維模型設計個體化的保腎手術方案,。

? ? ? 手術中應用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技術,、術中超聲實時定位和腎分支動脈分部阻斷的“組合拳”技術,精確定位和分離腫瘤,,對腎分支動脈進行精細分離和辨識,,分步阻斷供應腫瘤分支動脈和供應正常腎分支動脈,創(chuàng)面深部縫合滿意后先開放正常腎供應分支動脈再繼續(xù)淺層縫合,,顯著縮短了腎缺血時間,,腎缺血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極大地保護腎臟功能,。術中出血少(約150ml),,沒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術后第6天順利出院,。

? ? ? 對于腎腫瘤的防治,,羅俊航有以下三點建議:

? ? ? 一是健康人每年進行一次腎臟B超檢查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腎腫瘤,實現(xiàn)早診早治,。

? ? ? 二是當B超發(fā)現(xiàn)腎腫瘤時,,不能單憑B超判定良惡性,需要進一步進行CT檢查明確良惡性,。

? ? ? 三是巨大復雜的局限性腎癌的切瘤保腎手術需謹慎,,需要滿足有成熟的技術經驗和殘留足夠的腎單位這兩個條件才可施行。

?

記者/陳輝 通訊員/彭福祥 鄭亦楠

報道鏈接:

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643/51871379.html?isShare=true

報道日期:2023-04-08